石墨课堂—煤沥青的性质
衡量煤沥青的性能,一般用软化点、黏度、密度与结焦残炭量、加热后的气体析出曲线等物理量表示。
软化点。由于煤沥青的化学组成复杂,因而无严格的、固定的软化温度。煤沥青的软化点是以一定软化程度(介于失去原有脆性和转变为液态之间的温度)相应的温度来表示。它与沥青中各组分的比例有关。

沥青的黏度。沥青的黏度随温度而变化,当加热到较高温度后,黏度急剧降低。黏度大小既与温度有关,又取决于沥青本身的结构特性,在同样的温度下,不同产地、不同软化点沥青的黏度可以相差数倍。黏度是表征煤沥青流变性能的重要物理性质,它表示两流体层发生相对运动时的内摩擦力的大小,黏度越小,液体的流动性越好。

沥青的密度。煤沥青的密度反映了它的缩聚程度。氢含量越高,则煤沥青的密度越低;软化点升高,煤沥青的密度基本呈线性规律变化。混捏时充填在骨料间的沥青质量就越多,焙烧时的收缩率越小,烧成品的密度和强度也越大。密度大的沥青,在生坏焙烧时,收缩较小,坯体体积密度和强度也较高。
上一篇: 石墨课堂—煤沥青